2020-03-20
植物肉是人造肉的一種,它模擬動物肉的味道、質地和外觀,利用植物蛋白經現代食品技術制作而成。目前市面上已出現很多植物肉的產品,相關專家指出植物肉符合當下可持續發展這一政策,對改善我國居民的飲食結構,調節環境與社會問題具有重要意義[1]。那么,植物肉為什么會成為食品界的“新寵”呢?
01 填補肉類市場缺口
聯合國預測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96億左右,而地球上的肉制品不足以滿足將近100億人口的消費需求【2】。其中,中國人口眾多,肉類消耗量巨大,人均肉食消費已經達到每年62.5公斤,僅次于美國。因為非洲豬瘟、疫情和養殖成本上升等多種因素,國內肉類農產品的供求出現了嚴重的不平衡。預計到2030年,我國肉類農產品的供給缺口將達到3805萬噸【3】。植物肉成為一個重要的趨勢。它作為動物肉的替代品,原料豐富,生產周期短,能源消耗低,可有效填補肉類市場缺口。
02低脂、零膽固醇、無抗生素、無傳染病
動物肉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,過多食用動物肉或過多攝入脂肪,易引發一些慢性疾病,如肥胖、三高問題等。據報道,全球每年約400萬人因肥胖導致死亡[4]。我國血脂異常人數已經超過4億,且呈現出年輕化趨[5]。針對這樣的情況,植物肉僅含有少量的脂肪[6],擁有更低的熱量,人們可以放心地食用。同時,植物肉“0膽固醇”配方也為消費者帶來福音,尤其是膽固醇高的消費者。血液中的膽固醇過高,會引起嚴重的高血壓、冠心病、腦梗塞等疾病,患有這些疾病的人群在不斷增長且有低齡化的傾向[7]。
動物肉制品存在很多安全隱患,如動物在畜牧養殖過程中易受到環境污染、飼料污染及抗生素等使用不當等問題,最終影響動物的健康,例如重金屬超標、口蹄疫、瘋牛病、禽流感等常見疾病。而且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養殖方式落后,散養情況依然嚴重,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為動物防疫檢疫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。植物肉的生產可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[8]。
03 安全無害更營養
豌豆蛋白、微藻蛋白也可用于生產植物肉。研究發現豌豆蛋白在食用以后不易過敏、不易脹氣[9],非轉基因無安全隱患,是一種極好的植物蛋白來源,用它加工而成的植物肉可以被部分豆類蛋白過敏的人群食用。微藻蛋白不僅具有人體所需的八種必需氨基酸,還可以提供更高的蛋白質產量[10],為植物肉量產提供了更好的原料來源。
04低碳環保可持續
數據顯示,生產1公斤牛肉需要約7公斤干谷物,1公斤豬肉需要約4公斤干谷物。由此可見,畜牧業相較于糧食、水果和蔬菜的生產會消耗更多的資源,包括占用全球50%以上的土地、糧食(用作飼料),25%的淡水等[11]。不僅如此,養殖畜禽趨近密集化,產生了大量含抗生素、激素等的排泄物[12]。因此,植物肉的出現有助于節能減排、健康環保,成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。
全球第一家植物肉公司Beyond Meat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。其CEO Ethan Brown早先在清潔能源方面的工作經歷,讓他更多了解到牲畜對氣候變化、自然資源和流行病學的影響,于2009年下定決心創辦公司應對這些問題。無獨有偶,斯坦福大學教授Patrick O. Brown也意識到這個問題,于2010年成立自己的食品科技公司Impossible Foods。后來成為Beyond Meat最大的競爭對手。
同樣,植物肉食品也是素食主義者日常飲食的一個新選擇。素食主義者不提倡食用飛禽走獸魚蝦等動物的身體。最早的素食主義來源于宗教,如佛教的五戒提倡遠離殺生,印度教提倡非暴力等。近現代的素食主義則因環境因素和道德因素興起。他們信奉簡單和純粹的食物,也對環境和經濟發展之間的和諧有所擔憂。
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一話題再次成為熱點,我們不能通過獵奇,肆意捕殺動物來滿足口腹之欲,環保、健康、安全、可控的食物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。植物肉的誕生并非偶然,它順應趨勢而生,也必定應趨勢而盛。
參考來源:
[1]許林玉.肉類食品的可持續發展[J].世界科學,2017(06):30-32.
[2]中商產業研究院:《2019年中國人造肉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》發布
[3]中國人造肉相關公司分析:行業火了 發展前景投資者仍在觀望
[4]全球饑餓人數達8.2億,實現2030年“零饑餓”仍面臨巨大挑戰.央視財經
[5]知道嗎?我國血脂異常人數已超4億!血脂高不高如何及時發現?
[6]人造肉出現啦![J].軍事文摘,2018(08):15.
[7]柴源,劉衛平,鮮盼盼,羅強,苗宇,張胡金,樊才瑞,高建忠,賈晨光,劉陽,宋孟龍,張玉奇,龍乾發.低齡化高血壓腦出血血脂水平的多中心研究
[J].中華臨床醫師雜志(電子版),2019,13(08):572-576.
[8]林榮泉.論動物源性肉品食用安全隱患與防控措施[J].肉類工業,2015(07):42-45+50.
[9]黃科禮. 高溶解性豌豆蛋白的制備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[D].華南理工大學,2012.
[10]曾劍華,楊楊,石彥國,辛嘉英.適度破碎微藻細胞釋放功能性蛋白的技術研究進展[J].食品工業科技,2018,39(17):319-327+334.
[11]劉婧超.味蕾革命,你會接受人造肉嗎 專家:國產人造肉富含蛋白質和少量脂肪,能讓你暢快吃肉[J].決策探索(上),2019(09):88.
[12]班明政.淺議當前我國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[J].畜禽業,2018,29(10):60.
下一篇: 《眾志成城抗擊疫情 必斐艾食品再行動》